金观平: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

时间:2022-10-07 09:00 来源:网络   阅读量:13054   

金观平:促进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

近年来,关于中国制造业转移的讨论持续不减。这个我们不用担心,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方面,要认识到制造业外迁和产业链转移是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全球化和市场机制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要加快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加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建设,促进我国产业有序转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发展和转移有其自身的规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份额,资本倾向于积极调整全球产能布局,流向低成本地区。中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完整的工业体系、高效的基础设施和新技术应用,仍然是当今世界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热点。

推动我国产业有序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维护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稳定、加快构建发展新格局的迫切需要。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快速重构,中国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和产业链的安全稳定面临巨大挑战。同时,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产业发展的战略深度优势尚未充分发挥,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践证明,推动我国产业有序转移,有利于拓展制造业新空间,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引导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更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发展的乘数效应。

随着区域间产业转移的深入,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比重不断提高,地区间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数据显示,近年来,通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中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部地区以工程机械、智能语音、光电信息、新材料等领域为重点,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西部地区工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10年来,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居四大板块之首,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越来越大,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推进我国产业有序转移,需要明确“转移什么”、“承接谁”、“如何承接”。要尊重企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加强政府在重点领域和环节的政策引导,提出制造业转移和承接的重点方向和产业。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产业政策,因地制宜,巩固优势,错位发展。从产业维度,结合不同产业的特点和发展阶段,注重增强产业链的嵌入性和完整性,可以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向符合自身发展条件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从区域看,要引导各地统筹资源环境要素禀赋、产业发展基础、能源消费双控和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碳中和目标,差异化承接产业转移。比如鼓励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承接发展特色产业。

促进产业有序转移,重要的是承接。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在人才、物流、资金等生产要素上不具备比较优势,城市群内部产业协同能力较弱。要以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环境优化为重点,完善产业转移各项配套措施,最大限度释放政策效力。特别是要加强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支持产业转移合作的金融产品,在风险可控、坚持市场化的前提下,研究支持地方政府设立产业转移基金;解决阻碍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问题,鼓励产业转出地和产业承接地建立指标共享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优化许可登记、信息对接等政府服务,多措并举增强企业投资转移意愿,提升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编辑:笑笑